2010-03-18
沉寂已久的熱錢再度在台灣股匯市發威,外資昨(17日)買超逾200億元,以31.747的匯率作收,創18個月以來的升值新高;也讓台股帶盤終於站上季線。除了外資捧場之外,連自營商也進場追價買超43.85億元,是今年以來自營商買超最多的一天。估計在匯率部分,滯台熱錢多達2,500億元,由於中美匯率大戰的揭幕,外界對於以人民幣為首的亞幣族群,也都懷抱著升值憧憬。
昨(18日)央行尾盤直接出重手修理投機客,硬是在收盤前讓新台幣從升值5.2紛轉為貶值7.8分,終場新台幣以31.825元作收,成交量12.25億美元。新台幣從3月6日起,共上漲2.73角。昨(18日)新台幣終結連續升值走勢,在央行干預之下以貶值作收。銀行主管指出:『在外資匯入和進口物價上漲引發的輸入性通膨疑慮下,央行態度應是不樂見新台幣急漲 。央行用意應是在向炒匯投機客宣示,強調央行不僅會口頭點名疑犯,也會用實際行動修理炒匯客。』
昨22日台北匯市餘收盤前1小時,發生戲劇性變化!原先呈現升值的匯價突然跳至平盤,收盤前5分鐘,平盤竟再翻貶終場貶值8.7分,以31.886報失,成交量8.98億美元。因外資熱錢滯留台灣不離開,力守31.8元收盤價的央行在匯市尾盤『殺很大』。根據匯銀主管的觀察:具賣匯需求的出口商,拋匯價格多鎖定在31.8元。亦即如果不是央行阻升,因出口商拋匯台幣很難貶到31.8元以下。另外,近期印度央行上周5無預警升值1碼,引發市場揣測,資金紛紛轉進美元避險,國際美元反彈走強,央行認為,台幣不應獨強,逆勢成現升值,才會再度進場調價,避免台幣匯率過度升值,傷害出口競爭力。
2010-03-23
央行NCD未到期餘額於22日飆上6.11兆元,但資金分配卻極為不均,市場預期,央行貨幣政策將逐步『轉中性』,將銀行多餘資金,鎖住更長天期,避免在市場亂竄,助漲資產價格。若央行能再度恢復1年期NCD標售,具有3大好處,包括:加速沖銷游資、節省央行利息開支和延緩資金到期日,等於是加開一條資金去化通道,造福滿手濫頭寸的金融機構。
根據央行統計的數字顯示,央行NCD非常集中在短期內到期,而央行每個月最少又得付出30天期NCD利率0.57%,把資金收回來,每月周而復始,利息成本壓力極大。而若重啟1年期NCD標售,不但能延後銀行資金的到期時間,且1次就能沖銷千億游資,讓NCD的到期日分配更加平均,不論是央行或是金融機構,皆能雨露均霑。
2010-03-23
由於歐盟各成員國的領袖迄今仍就是否援助希臘的議題意見分歧,在希臘前景的不確定性持續升高下,歐元下壓加重力,跌破1.35美元的關卡,達3周的低點。
此外,希臘公債與德國同類型公債間的利差也告擴大,而達325個基點,是近3周來最大差距,使得希臘政府的借貸成本進一步升高,若借貸成本太高,將嚴重損傷其削減赤字的努力。
OECD(經濟合作既發展組織) 建議應由歐盟與IMF合作來援助希臘,然而德國聯邦銀行則認為IMF不該涉入希臘問題。另外也有某些人士認為歐盟應該設立處理國家破產的機制,就像企業破產一樣。由於希臘問題一片迷霧,歐元遭到投資人大力摜壓,周一美元匯價下跌0.3%,跌破1.35美元,至1.3463美元 (同時,歐元兌日圓匯價也下跌0.8%,至121.31日圓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