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向深為我們忌憚的競爭對手南韓,看到去年520以來兩岸關係的快速改善、經濟互動的障礙紛紛撤除,反而懍然而懼,認為兩岸在資訊科技產業的合作,形成CHAIWAN,中國+台灣的緊密供應鏈,將威脅南韓電子業的發展。
這正是南韓之所以令人畏懼的原因:在台灣的政府、業界與學者專家尚未充分了解兩岸互動可能帶來的巨大機會,甚至在野黨與某些媒體還竭盡所能詆譭、詛咒兩岸經濟合作十餘年來終於出現的契機時,南韓媒體已經明確感受到「CHAIWAN的凶猛追擊」,努力思索應對之道。
的確,對台灣的資訊科技產業而言,打破兩岸往來的障礙,有如猛虎終於出柙。多年來,由於腹地狹小、企業規模遠不如人,我們的資訊科技產業完全無法享受大規模經濟的利益;因而儘管人才濟濟、技術卓越、拚勁十足,但難以建立自有品牌,不易掌握行銷管道,研發比重瞠乎人後,連廣告行銷,也都不免小兒科,不敢大手筆揮灑。於是只能長年躲在大品牌之後為人代工做嫁,賺些蠅頭小利。也因為腹地太小、發展落後,資訊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智慧財產權幾乎完全受制於人;而使銷售稱冠的產品,營收之中泰半都要拱手送人。
南韓的經濟規模比台灣大出三倍,又聚舉國之力投入少數財團所控制的重要產業,經過20年的踟躕蹣跚,終於仗其稍大的規模,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優勢,而在國際市場中得以嶄露頭角。
然而一旦兩岸密切互動,挾台灣浸淫資訊科技產業數十年淬鍊出來的精悍隊伍、卓然有成的產業鏈,加上對岸比南韓大20倍的腹地、仍屬低廉的人力成本,過去台灣所面臨的障礙可以一舉打破,多年艷羨不已的規模經濟超乎所期地落入掌中,台灣的世界品牌將如雨後春筍,紛紛冒出,研發比重將立時提高,廣告行銷自不在話下,甚至規格、標準方面的智慧財產權,也將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支撐下,揚眉吐氣。因此不僅南韓的優勢大受威脅,長久跋扈恣肆的先進國家,無數利益也不得不釋放出來。
當然,以大陸經濟之大,人才輩出,復積極進取,在兩岸密切合作之際,多少好手自不甘長居人後,會努力跟進、學習、超越,使得兩岸共同擁有的實力益趨雄厚,CHAIWAN更將如虎添翼,在國際舞台大展雄風。資訊產業早一步投入的台灣精英,若不自惕勵、不力求精進,到最後鹿死誰手,猶未可知。
兩岸共同創造的商機,絕不局限於資訊科技產業而已。資訊科技不僅是目前產業科技的主軸,也與其他重要產業密切相關。如今日當紅的能源科技產業,許多關鍵產品及技術,都與資訊科技產業密不可分,也同樣需要強大的規模經濟來分擔高昂的研發與行銷成本。同時,龐雜的產業鏈日見繁複,一個國家要完全掌握每一個環節復能達到最高經濟效率,幾無可能。因此,當台灣數十年打造的科技產業基礎,結合對岸在基礎研究方面的實力,以及巨大規模所支持的細密分工,即可比任何國家更具競爭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