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大道
丹增嘉措仁波切 講授
蔣揚仁欽 口譯
目 錄
甲、法會前歸敬
乙、佛法綱要
丙、正釋(菩提道炬論及菩提道次第攝頌)
目前分類:摘錄 (30)
- Dec 11 Fri 2009 09:42
菩提大道
- Dec 11 Fri 2009 08:55
文章摘錄 ~ 3
【摘錄】
◎第三階段 ─ 對危險視而不見
一具可以聯繫「地球上任意兩點」的衛星電話 ─ 這是摩托羅拉(Motorola)一位工程師在1985年提出的宏大研發計畫。當時的執行長羅伯特‧蓋爾文(Robert Galvin)不愛大膽的跳躍式投資,偏好經實驗證明的嚴謹計畫;在他手上,這項「銥計畫」(Iridium)只是眾多小專案之一。
1991年,摩托羅拉卻為此成立子公司;到了1996年,足足投入近5億4000萬美元的資金、貸款7億5000萬,甚至超過摩托羅拉當年度的獲利。
1996年是關鍵的一年。當時蓋爾文早已退休,手機也逐漸普及,而銥計畫使用的衛星電話大如衛星磚塊,每分鐘費率高達4~7美元;而且為方便接收衛星訊號,只能從戶外使用。最重要的是,並沒有很多人需要從南極或聖母峰打電話回來。
然而,意氣風發的摩托羅拉,卻忽視了這種種警訊。1998年,銥計畫問世,隔年子公司卻告破產,摩托羅拉無奈認列高達20億美元的虧損。提到忽視警訊,許多人都會想到1986年「挑戰者號」太空梭(Space Shuttle Challenger)在空中燃成一團火球的那一幕。其實,直到發射的前一天,工程人員還在為是否該如期發射爭論不休。因為隔天氣溫只有華氏30度(約攝氏0度),而這樣的低溫「有可能」會使一個稱為「O圈」的零件受損。但由於資料呈現方式錯誤,導致所有與會人士都錯過了一項關鍵訊息;華氏66度(約攝氏19度)以上,O圈「可能」受損;但66度以下,則「必定」受損。之後發生的事,就是一樁舉世震驚、無法彌補的慘劇。
- Dec 11 Fri 2009 08:52
文章摘錄 ~ 2
【摘錄】
◎第二階段 ─ 貪得無厭地追求
一般以為,從第一階段落入第二階段的企業,多是自滿於既有成功,不再創新,變得懶散。
但事實並非如此。根據吉姆‧柯林斯(Jim Collins)研究,11個陷落企業衰落的案例中,只有3個停止創新,大多數的企業依然很有野心。
他分析,因為懶散而停止進步,是平庸企業衰落的原因;成功企業的領導者,往往對於經營有著無可救藥的熱情,所以較不會囿於自滿。
但過與不及,俱非好事。對成長過分偏執的成功企業,很可能會因為過度擴張,而陷入普克定律Packard's Law ;亦即公司的成長速度,快過於延攬培育人才的速度的詛咒;並非因沒有機會而「餓死」,而因為機會太多而「噎死」。
默克藥廠(Merck)執行長雷‧吉爾馬汀Ray Gilmartin曾說,他的目標是成為成長最快的企業之一。這樣的思維模式,讓他眼中只有賺大錢的明星藥物,獲利、研發等永續經營的關鍵,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。
- Dec 11 Fri 2009 08:51
文章摘錄 ~ 1
【摘錄】
◎第一階段 ─ 產生成功的傲慢
◎跨入陌生領域,把運氣當能力
時值1989年,摩托羅拉(Motorola)列名《基業長青》(Built to Last)提出的18家長青企業之林,在專注核心價值、管理持續度、自我改進機制等項目上,均獲得最高分。
截至1990年中期,該公司年營業額在10年間,從50億美元激增至270億美元;然而,也正是在此同時,原本謙遜的企業文化,突然自我膨漲地不可一世。
1995年,摩托羅拉決定推出史上最小的掀蓋式手機,當時所採用的是「類比技術」。當記者詢問為何不採用「數位技術」時,一位高階主管傲慢地回應:「4億3000萬類比式消費者是不會錯的。」
為了銷售該款手機,摩托羅拉找上了大西洋貝爾通訊(Bell Atlantic 於2000年與GTE合併後改名為Verizon)。自視甚高的摩托羅拉,提出了許多不合理要求,包括大西洋貝爾所銷售的手機中,摩托羅拉的比例須高於75%。結果這種態度惹惱了大西洋貝爾,拒絕與摩托羅拉合作,其他兩家系統業者也聯合抵制,導致新手機在市場上孤立無援。如上其他策略失誤,4年間,摩托羅拉的市占率從近50%跌落到17%。柯林斯稱此為「傲慢的疏忽」,將導致許多錯誤行動,舉凡跨入不擅長的領域、做出大膽躁進的決策等。
- Dec 11 Fri 2009 08:50
『基業長青』的『A+企業』如今安在 ? ?? 【摘錄】
【摘錄】
◎「基業長青」的「A+企業」如今安在?
◎A+企業殞落,大師預測有誤?
吉姆‧柯林斯(Jim Collins)在2001年出版的《從A到A+》(Good to Great),全球狂賣300萬冊,名列商管書經典。書中將房利美(Fannie Mae)、電路城(Circuit City)等11家企業,列為「從優秀蛻變為卓越的公司」。
然而,7年後一場空前金融風暴,讓這張夢幻名單走了樣。電路城宣告倒閉,房利美則由美國政府代管,形同破產。
根據阿肯色商業出版集團(Arkansas Business Publishing Group)總經理傑夫‧哈金斯(Jeff Hankins)的追蹤,除了在2005年賣給寶鹼(Procter & Gamble)的吉利(Gillette)外,其餘的10家卓越公司,在2008年2月~2009年2月的年投資報酬率為-43.12%,低於均標準普爾500指數(S&P500)的-41.55%。
《蘋果橘子經濟學》(Freaknomics)作者史蒂芬‧李維特(Steven Levitt)在他的部落格中表示,照理說,《從A到A+》書中提到的原則,應該不只能讀這些A+企業在過去成功,也會讓他們持續成功才對。但看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,所以「這些書的基本前提是否有問題?」
- Dec 11 Fri 2009 08:46
如何落實當責 ─ 用『SIMPLE流程』掌握進度 (摘錄)
摘自:如何落實當責─ 用「SIMPLE流程」掌控進度
如果每個員工都能為自己所承諾的成果負責,緊盯進度直到最後一刻,這當然是最理想的工作狀態,更是企業成功的重要原因。
不過,身為經理人設法讓員工成功,也是你的責任。只是,你很忙,沒辦法事必躬親,或老是緊迫盯人,所以你必須設法讓員工負起當責。
《當責》作者張文隆指出,在推行當責時,除了概念與工具之外,「流程」也很重要,「可以讓你在應用中,更為順暢自然、更有節奏感、更加順理成章」,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、做什麼事、選用合適的輔助工具。
◎繁瑣工作當責也能簡單執行
張文隆在書中引述布萊恩‧米勒(Brian Miller)在《讓員工負起當責交出成果》(Keeping Employees Accountable for Results)書中所彙整的「SIMPLE流程」,建議經理人依循6個步驟,將當責融入繁瑣的工作流程中。
- Dec 11 Fri 2009 08:43
資安商機,【網】上延伸 (摘錄)
主題:資安商機,【網】上延伸
最近看〈CSI紐約犯罪現場〉影片,其中一集談到一件因網路交友引起的謀殺案,劇情懸疑,尤其深入探討網路世界實況與可能風險,相信看過的人一定會驚訝於編劇的敏感度,以及對網路發展對人們的影響的另類思考。
◎危機創造市場
在影片中,人們悠遊於網路中,交友戀愛,購物社交,並沉浸於網路遊戲中。一切似乎都朝光明面發展,誰知裡面暗藏許多陷阱與危險,甚至成為職業殺手獵殺的對象,內容充滿張力與現實感,讓我們這些經常上網的粗線條宅男,不禁冷汗直流。
事實上,技術的進步,使得人們在網路的互動方式與過去在實體社會有很大的差異。這種新的互動方式,帶來許多的創新可能,例如一群彼此不認識的專家,在一起解決問題,完成艱鉅的專案;或者透過知識的交流,讓人們很快掌握大量的經驗與知識;甚至透過位置與空間的鎖定,進行產品行銷等。
但這種互動的過程,也帶來了許多的挑戰。最明顯的就是資訊安全的問題,如病毒、垃圾郵件、駭客等,這些問題隨著我們對網路的依存程度加重,而愈來愈具威脅性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資訊安全問題也帶來新的商機,如網路內容、通訊資料等的管理及安全的維護等,這不但是個重要的發展趨勢,更是一個新的市場。
- Dec 11 Fri 2009 08:36
西洋經濟史 (摘錄)
書摘《西洋經濟史》:
我兒子讀小學時,問我在經濟系教什麼課?我說:經濟史。他的反應很正常:這不是沒有用的東西嗎?別人都在研究股票和房地產,你為什麼做這麼奇怪的事,難怪我們家這麼窮,住這麼舊的房子,也沒有好汽車讓我沒面子和父母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同學相比。
我說:那只怪你投胎前沒觀察清楚。接著我問他:你看過《鐵達尼號》電影,覺得好不好看?他說很好看。我說:每個時代都有精彩的事,不一定會再其他時代重複發生。電影公司找到《鐵達尼號》這個好題材,引起全世界觀眾的熱情,不也是大賺一筆嗎?會比研究股票差嗎?我就是靠經濟史吃飯的,你身上每件東西、每項玩具、每頓飯都是歷史提供的。
〈引自McCloskey 1976:453〉:
To the past you must look ,
If originality you wish to build ;
- Mar 04 Wed 2009 19:46
CECA (摘錄)
關於CECA
根據官方公佈的說法:CECA即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〈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〉〈另一民間英文說法:Cross-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〉。有人認為像CECP〈一國兩制下的“更緊密經貿夥伴安排”〉,或者是兩岸之間特殊的FTA。
行政院長劉兆玄強調:“廣義的說,CECA是FTA的一種,由於兩岸關特殊,未來簽署內容及運作將會有別於一般協定,但切實的名稱、運作及內容,行政院還在討論,目前會較低調但不會退縮。”對於華盛頓郵報報導兩岸簽署CECA是邁向統一重要一步,引發台灣政壇軒然大波,政府也會立即要求澄清。
對於CECA所引發的爭議大略摘取下列3則論點:第一則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表示:要不要贊同這個政策,必須看這個合作案的具體內涵為何,其中還有許多部份,涉及雙方的談判問題,台灣想從CECA獲得利益,對岸肯定也是一樣。第二則,摩根士丹利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王嘉樞〈24日〉認為:有兩項技術性問題須獲得解決:1、CECA一旦簽定,反對黨擔心台灣將循香港CEPA模式、自我矮化為中國地方政府,因此要求須進行公投。2、經濟部長尹啟銘亦表示,簽定CECA的理想狀態是在WTO的架構下,但此一立論基礎目前不見得能在兩岸順利取得共識。…依照香港CEPA共花了18個月的時間,才在2003年順利簽定,意味著CECA的簽定是需要時間的。短期內簽定機率不高,更別期待短期內就可將台灣經濟救出泥淖。第三則,美系投資銀行主管認為:無論“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”是不是翻譯成“CECA”,都無法掩蓋台灣經濟恐被區域性經濟整合趨勢給邊緣化的危機。尤其是這波台灣經濟衰退幅度恐超乎想像,CECA若過不了,對往後台灣經濟複甦將是一大不確定性。
- Feb 24 Tue 2009 21:56
政府可不可以睜一隻眼,閉一隻眼 (摘錄)
http://www.atlaspost.com/photo-3762832.htm
工商時報 A2 2009. 2. 23 星期一
http://www.atlaspost.com/photo-3762837.htm
工商時報 A3 2009. 2. 23 星期一
http://www.atlaspost.com/photo-3762860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