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大道

            丹增嘉措仁波切   講授
            蔣揚仁欽      口譯

    目 錄

 甲、法會前歸敬
 乙、佛法綱要
 丙、正釋(菩提道炬論及菩提道次第攝頌)
    一、禮敬
    二、釋菩提道
    三、法和法相
    四、修學次第
    五、法源清源
    六、法的殊勝
    七、如何講聽正法
    八、依止善知識
    九、修心次第

      三士差別
      下士道修心
        止修及觀修
        念死無常
        皈依及業果
      中士道修心
      發菩提心
      受願心儀軌
      菩薩行
      進入金剛乘
 丁、附錄:佛法問答


    甲、法會前歸敬

  講授或聽聞佛法時,講者與聽者,雙方的內心均須具有清靜意樂。因此,在尚未討論佛法之前,為使內心清淨,我們先念發心及皈依頌。

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至菩提我歸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 為利有情願成佛

諸者有悲心 宣說一切法 斷除一切見 我今當敬禮

  剛才所念的第二個偈頌:(瞿曇大聖主,憐憫說是法,悉斷一切見,我今稽首禮。)是龍樹菩薩所作中論的最後一頌。內容是導師釋迦牟尼佛,悲憫一切眾生,說一切法使眾生斷除邪見,永離痛苦。以智慧觀察痛苦之因,由於邪見所致,也稱無明。見是五惡見,以正見斷除邪見,就徹底消滅了痛苦之因,從此獲得解脫。因為佛陀說了一切法,教導眾生如何斷除無明,所以我要向佛陀稽首禮敬。

    乙、佛法綱要

  首先我想介紹佛法的整體架構,多數人應該聽過,可能會覺得煩悶。果真如此,就請睡覺休息,但請不要發出鼾聲,在漫長的法會上,有些和尚都這樣安祥的休息。
 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教,不祗是佛教,都是強調如何改變自己的內心為主旨。我們的內心產生疑惑、畏懼、不安寧、無明、煩惱等,這些負面情緒,造成許多負面的行為,也就是不好的行為,因而造作眾多不善業;由這些不善業,產生許多痛苦。佛法就是教導我們如何避免這種不良行為,斷除業因,即斷除痛苦的根源。所以佛法是解決痛苦的良藥。
  總之,佛法的內涵,就是教導我們如何調伏內心;內心的改變,要以心才能成辦,無法以外在的事物使內心改變。痛苦是來自前面所說的負面情緒,在佛法中稱為煩惱;這種煩惱,無論是邪見或非邪見,是造成苦惱情緒的根源,我們稱為無明。無明是對事物顛倒的認識,也可稱邪見,是顛倒的執著。要如何解除痛苦的因,就必須了知這種執著是顛倒的,那就要認清事物的真相,才知道何謂顛倒的執著,進一步斷除無明。
  我們必須以智慧觀察,何種心態或情緒,是產生正面的影響,何種心態或情緒,是產生負面的影響;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情緒變化,那些是需要的,那些是不需要的;了知那些情緒會帶來快樂的話,毋須他人指使,自然而然會樂意行善法,就會排斥內心不善的情緒,也就是煩惱。倘若不經思惟抉擇,即使他人斥責,甚至棍棒加身,施以種種壓力,令我們行善時,也不會提起心力。因為行善的意樂,最主要是來自內心真正的體會到善行帶來的快樂,以及它的利益。如無法體會到快樂,外在的壓力無論多大,也無法改善我們的內心。
知道煩惱過患的心,以及厭離煩惱的心,兩者心態是不同的;有些人可由經典說明得知煩惱是不好的,這種人對煩惱所認識的層次,畢竟只知煩惱不好而已,無法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煩惱的厭離。如何才能從內心深處對煩惱生起極大的厭離呢?那就必須不斷地反覆思惟,經長時間的訓練,以及種種理由的證明,才能使內心產生極大的覺受,真正的感受,真正的厭離煩惱,希求解脫。所以,光是認識煩惱,是無法生起極大的厭離心,這二者是不同的。當然,有些煩惱必須長期對教理的認識,才能深深的體會。
  當我們生起經驗時,就是一種感受;有些感受會帶來痛苦,是一種負面的影響;有些感受會帶來快樂,是一種正面的影響。如果人沒有感受,無法體會到事物的好與壞,所以人必須有感受;以感受而言,有些會帶來暫時的內心不安起伏,而且還會身體不適,造成身體的障礙。另一種感受,以暫時性而言,不但會使內心安祥,而且有能力使身體適當的調適。後者是我們所需的,也是所謂快樂的感受,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。因此,能產生對我們損害的感受是不需要的,有益於我們的感受是必須的。人人為了獲得快樂的原故,都有離苦得樂的心。要使我們內心充滿快樂,生活充滿快樂,要長時間訓練,如何持續快樂的感受,儘量減少避免帶來損害的感受。這種變化原本富有情趣的,把它轉成正面的情緒,這種轉變也可稱為「法」——佛法。
  改變的內容可分二:第一、世上的萬物,也就是有為法,都是因果法則中存在,因和果的改變。倘若法的本身不具改變性質的話,亦即因不能影響果,無論如何努力想要淨化內心的負面情緒時,是無法達到目的,那末學法何益。從歷史上可以了知這個古跡,這座山,這棵樹,它有千年曆史,但實際上其間是不斷在改變中,最後還是會壞滅的。所見到的一切有為法都在變化中,實際上都是因果變化。因為有這樣的變化,所以內心也能獲得改變。
  佛教的論典中曾提到這些因果的變化,到底原因何在?每一事物的改變,是否需要其他因緣?第一剎那的事物在第二剎那時壞滅的,這種壞滅是不需其它因緣,因為第一剎那事物的本體,就具有壞滅的性質,前因本身就有變化的性質,因所帶來的果,當然也具有壞滅的性質。因此第一剎那的事物自然在第二剎那不可能存在,而且不需其他因緣,也就是前因有壞滅性質。
  以長期變化而言,當然是促成因緣聚合時,這事物就會存在,當其它遠緣使它壞滅時,事物就不存在。但從深細變化第一剎那的事物,為何第二剎那就壞滅?因為一切有為法可見到生起時的本體,就有壞滅的性質,所以很自然的第二剎那就壞滅。其實每個果的生起,也是壞滅,所以生也是滅的性質。當然乍看之下,覺得生和滅是二種不同的性質,但仔細思惟,在存在的同時,本身就具有正在壞滅的性質了,因此生滅是有其密切關係。這是我們的內心可以獲得改變的主要基礎和原因之一
  第二、以外在事物來說,也有相違的。例如熱和冷,光明和黑暗,有了光明,黑暗自然消失了。同樣的,內心產生相違的情緒,在生活中都允許,但是衹要我們培養正面的情緒,負面就消失了。這是可以改變內心的主因。
  以上面二種原因,確認心是可以改變的。當然最主要由於煩惱是我們痛苦的主因,是一種錯誤的認知。了知這一點,就可肯定的,而且歡喜的認識,原來痛苦是可以徹底斷除的。因為對事物錯誤的顛倒認識,虛妄的執著為實有,不好認為好的,這稱為顛倒執著。
  對事物正確的認識,實際它的本體具有一種條件或性質,無有偏差,如實論事,這叫正確的認識,也叫做證量;衹有持續培養增長此種證量,自然能把強有力的顛倒執著漸漸消除。對實際的事物,沒有偏差的認識,會產生極大的快樂感受和力量,但從長期而言,會帶來損害。這種無法以智慧成辦的。由智慧輔助的,卻另有一種感受,一時雖無法令我們內心帶來安寧和快樂,也不會感受產生極大的力量;但以長期而言,它卻能幫助自己和他人帶來極大利益。同樣的感受有以上不同點。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內心的感受,心類學(佛學院的初級課程)是很重要的,更廣泛瞭解這兩種情緒,何者是正面,何者是負面。
  由智慧成辦的感受,是有利益、有力量的,這是我們所需要的。如何產生呢?首先必須具有抉擇事物的智慧,了知對事物的認識是否正確。因此要學習外在的一切事物的定義,才知道是對或錯,才知內心的認識是證量,或是錯誤的顛倒執著。
  外在的事物分為常法及無常法,無常法的種類有不同的性質。在佛經中常說五蘊、十二入、十八界等,其用意是要我們廣泛的,了知外在的常和無常萬法。若只以虔誠心信佛,就不必學這些了;學佛只靠信心可以維持下去的話,學法無意義。因由這些事物定義的認識,才可以瞭解真正的智慧和正量,進一步得到必要的感受。佛法是探討真實情況,是以正知去觀察,不能墮黨類的心去觀察。如同科學家,他們在做實驗時,是以正直的心態,不滲雜個人意見或自私念頭。同樣地,一位佛教徒要觀察事物(萬法)變化時,必須具有此種精神及態度,不能以自私的念頭堅持主見;假使主見和了知的宗義,衹是一種幻想、捏造、誇張的理由,是無法由此而獲得真實的安樂。
  因此,有了正確基礎和學習精神,改變我們的內心。觀察事物的心態及觀察後所得的決定,和強有力的感受,以佛教教義為智慧及方便,觀察事物變化時所生的心態,稱為智慧,由此所獲得的決定和感受,稱為方便。

    丙、正釋

    一、禮敬

(道炬論)
  頂禮妙吉祥童子
  禮敬曼殊師利菩薩。
  禮敬三世一切佛 及彼正法與眾僧 應賢弟子菩提光 勸請善顯覺道燈

  這是禮敬三寶及造論前的承諾,一定要好好的著這部論。
  道炬論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,尊者在阿裏地方,就是國王菩提光迎請入藏之後。原本國王名智慧光,菩提光叔父,他想去迎請尊者入藏,在邊境被捕,後來逝世在獄中。繼位國王菩提光為了完成前王的心願,再度派人迎請尊者入藏弘法。菩提光要求尊者說一部利益所有藏人的論典,於是尊者說了這部菩提道炬論。本論在西藏如同日月,弘揚西藏所有地區,非常廣泛。

    二、釋菩提道

  菩提二字,藏文菩是淨化,提是覺悟;原本未淨化的內心,以甘露法來淨化,使我們內心的污垢獲得淨除。因為斷除了內心的煩惱及所知障之後,自然可以圓滿內心領悟一切事物的能力,而成辦一切遍智;因為得到這些智慧,稱為覺悟。了知萬法,是獲得覺悟的智慧。大菩提唯有佛果位、佛的境界。淨化和覺悟是由心成辦的,菩提的境界,是經由內心改變,得到淨化,使內心獲得覺悟的智慧。菩提是由內心成辦,成辦菩提的方法,是由菩提的道路,同樣也由內心形成的。
  道有五種:資糧道、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,由這四種而獲得無上道,也就是無學道。以上略分為方便品及智慧品,我們修學時,為了使我們去除對法的疑惑及顛倒的認識,必須具有火炬般的智慧,讓我們知道何謂善,何謂惡,何謂所取,何謂所斷。因此這部論典,如開啟我們智慧的火炬,讓我們了知如何學法?如何淨化內心。為使我們對法的性質、數目、次第能圓滿瞭解,說了這部菩提道炬論。
  菩提二字再以兩種角度解釋:一、於何處菩提。淨化煩惱業,是指自性法身。又可分為二: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,及去除暫時污垢的自性法身;當然須先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,才能成辦去除暫時污垢的自性法身。二、由何而菩堤。是由智慧法身而覺悟獲得菩提。因為由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,可了知一切事、境、物等的究竟性質,本體並無具有原始的、真實的污垢,本就清淨的性質,這稱為自性涅槃。因為一切事、境、物均有究竟性質,由於無始來對事、境、物的錯誤認識,以為一切均有自性的顛倒執著,這是可以破除的;由正面的認識去除負面的顛倒執著。因為有自性涅槃,故能成立有餘和無住涅槃,就是諸法的究竟性質是無真實。由於同一事物的認知有錯誤及正確;所執的境與事實不符合,是屬於錯誤的,與事實相符合,即是正確的認識。我們時常產生錯誤的認識,而引生苦惱。所以無論做任何事,應該以正直的角度觀察事物實際的性質,之後再著手較為妥切。

    三、法和法相

  法和法相存在的究竟性質,我們是否見到?共同所見是取名安立為有,假相唯名而已;若能審慎思惟和觀察,對事相的尋思而獲得法性,我們稱為勝義諦,是諸法的究竟性質;前者存在的現象,有目共睹的稱為世俗諦。外道也說世俗諦及勝義諦名詞,畢竟與佛教不同。
  龍樹菩薩在中論說真正的勝義諦就是空性;空是由於一切法皆是緣起,一切法必須依賴於他,觀待於他才顯現存在。所謂自性,是不依賴他、不觀待他獨立存在的性質。假使事物是自性有,就不必觀待。一切有為法都隨著因緣不斷變化,由因而緣產生的一切果,它的存在必須依他而現,其性質是無真實無自主的,完全是觀待緣起法則,由於依他或觀待而形成千變萬化的法,如我們內心的感受,時而快樂,時而痛苦。
  由因緣而生,所以相違的法相就隨著生起。我們所見到可分為二:一、它的續流不間斷的,雖是無常法,但水恒無間的流著。如意識,並無其他因緣,使意識續流完全間斷,唯明唯知的性質,不會變為其他性質,沒有其他因緣使它消失,所以意識是水恒的流著。二、其他法相,如可見的一切實體事物,它有違緣存在無法水恒的,續流會間斷。以上二種也是由因緣相互觀待,造成二種不同性質。由此觀察,所以佛陀說了四諦法輪。
  由於因緣所生的性質不同,可分為三種:一、色法。有形色形體可觸碰。二、不相應行法。如時間,過去現在未來,無固定基礎和形色,但必須依另一基礎,如有二十四小時稱為一日等。三、心法。意識,內心有苦樂的感受或思想,是唯明唯知的體性。這三種都是無常法。
  對於四諦,也是因緣所生,一切有情都想離苦得樂,佛陀說四聖諦,讓人們了知如何離苦得樂,雖然我們都不想痛苦,但不尋找痛苦的因何在,因不斷除,痛苦自然會產生。如釋量論說:「衹要因緣聚合時,就無法遮擋其果」。無論內心是快樂或痛苦的感受,因緣聚合時,即使不想要也會產生。它不像外在的物質,可以破壞或遠離。因此,四諦先說痛苦,再說痛苦的因——集諦。
  至於我們想追求的快樂,衹是一種感受而巴,是不堅固的;假使過於沈緬快樂的感受,一旦遇到極微的苦,就不能忍受。所以追求世間的快樂感受,很容易帶來更多痛苦,更多煩惱,是不究竟的。要徹底斷除痛苦,才是真正所追求的、永恒安樂。斷除痛苦之因——集諦,稱為滅諦;要達到滅諦功德,是由道諦獲得。以有離苦之心,說苦集二諦,以有得樂之心,說滅道二諦。
  痛苦的因緣是集諦,可分為煩惱集諦及業集諦。痛苦雖由業生,但業的根源由煩惱帶來的,因而首先要了知煩惱的性質。煩惱的根源,經由尋求觀察得到答案,顛倒執著,所認知的與實際是完全不符合。當我們明確了知究竟的性質時,就是證空智慧;有了證空智慧,知道煩惱可以斷除,則斷煩惱的滅諦,就是滅功德。假如我們獲得滅諦和道諦,稱為法寶。這個「法」能使我們從痛苦得到拯救的方法,不再墮入三惡道的痛苦。具有法寶的補特伽羅,稱他為僧寶。滅道功德究竟圓滿時,稱為佛寶。
  對三寶的認識,先要瞭解法寶,進而相信三寶,生起極大的信心;不瞭解法寶,無從體會僧寶的功德,更不瞭解佛寶的究竟功德,也就不想發起成佛之心。經由這些理由,證實法寶是存在,確有不可思議、非常殊勝的功德,是可以成辦的,就會想成為僧寶,進而想成佛了。
  經由對四諦的認識,生起對三寶的信心。生起三寶的次第,是獲得滅諦道諦之後,得到法寶;由法寶得滅功德時,具有滅諦及道諦,稱為僧寶;經由慢慢修行,增上內心的滅、道功德,達到究竟時,稱為佛寶。以個人的次第是法寶、僧寶、佛寶;以聖教法脈次第,佛寶先,導師釋迦世尊成道轉法輪,成了法寶,由法寶形成僧團的僧寶。

    四、修學次第

  菩提道次第攝頌,藏文是菩提道次第修行歌頌,作者宗喀巴大師;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的論,分為廣、中、略,這是略的部份。前面已講菩提二字及成辦菩提之道,次第是我們在成佛之道中,每個人程度不同,為了使我們瞭解現有的程度,以及未來要走的道路,宗大師扼要的說整個成佛之道,一層層像階梯,拾級而上,稱為次第。
  菩提道次第攝頌是宗大師在學習整個成佛之道後,將個人修行經驗以歌頌唱出。修學菩提道次第:一、修行的性質無有錯誤。二、道的數目不能缺少。三、道的次第不能錯謬。第一、如果所修道的定義不清楚,絕對無法獲得所求目標。例如修菩提心,如果不瞭解定義,不能知道有無菩提心,以及如何成辦菩提心。必須有利他及得菩提的希求,有了之後,蓄意令他生起,才能成辦。而菩提心不衹是認識定義,生起菩提心是一種經驗,這種經驗必須任運成就,知原來我能生起菩提心,所以道的性質非常重要。第二、道的數目。因內心負面情緒,對無常苦無我不淨,四種行相顛倒認識為常樂我淨。我們煩惱及錯誤認知非常多,要斷除這些,必須更多證量對治錯誤的認識。斷除煩惱成辦滅諦,不是少數因可以成辦的,所以修行道的數目,必須瞭解。第三、道次第。數目瞭解,性質沒有錯誤,還須次第。道次第先由粗分證量生起,才會生起細微的覺受。這些次第如實認識,先學習較容易的,生起覺受之後,再漸次學習更深一點覺受。這種次第無謬,才能走上整個道的階梯。我們最究竟目標是決定勝,如要達到決定勝,先要成辦增上生,在人道才有機會學法,才能一生一生的走上解脫道。

    五、法源清淨

  阿底峽尊者所作的菩提道次第論頌,名菩提道炬論,宗大師及其大弟子寫很多有關於菩提道次第的詮釋。任何道次第的論頌,最究竟的依據來自印度的大成就者。當初印度的那爛陀佛教大學,講授佛法是非常嚴格的:一、法必須有清淨的根源,不可隨便寫書就講授。二、為了講法正確,說者本身必須無錯誤,不可以自己的經驗為弟子傳授佛法,所以嚴格要求上師自相續清淨,具足修行的經驗以及淵博的學問。三、嚴格要求聽者專注、無慢心、無嫉妒心,聽者相續清淨。後來止迦摩拉室拉弘揚正法,如日中天似光大,要求說法者所需內涵:法源清淨,正法殊勝,講聞正法相應殊勝,如何善巧引導學徒之次第。阿底峽尊者嚴格依此四條件寫道炬論。
  那爛陀是所戒律非常清淨的佛教大學,在校內不衹是學習顯密經論而已,還必須嚴格遵守任一戒律,所以他們舉止非常謹慎。如一位上座大師,主要是學習唯識宗義,他的密教證量很高,有次在法會時,以三昧進入密乘學習,現起了本尊相,四週空行母圍繞,被糾察見到,把他趕走,於是他到深山修持。最後成為薩迦派道次第主要依據。
  我的菩提道次第攝頌傳承,是從大札仁波切獲得,又從伶仁波切聽聞一次,另從天倉仁波切等得到菩提道次第的傳承。至於道炬論的傳承,是從仁欽登巴仁波切獲得。之後色昂生咖仁波切獲得整個道炬的傳承,他傳授時以背誦方式為我作詳細解釋,不需論典。總之,當初道炬論的傳承是非常珍貴的。
  先講法源清淨。西藏的傳承上師,為使我們明瞭法脈清淨,最究竟的依據,必須遠溯自釋迦世尊,才算法源清淨。

(攝頌)
俱只圓妙所生身 滿無邊眾希願語 如實觀見盡所知 釋迦尊前稽首禮

  禮敬導師釋迦牟尼佛。以導師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因,禮敬佛的身功德;以成佛之果的果功德禮敬佛的語功德;佛的意性質,盡一切遍知,是佛的智慧。以佛的身語意,因、果、性質三種功德禮敬。「圓妙所生身」,必須同類的因說明佛陀身功德,並非無因生,而且要圓妙的同類因,經過無量劫的積聚成就。
  「滿無邊眾希願語」,成佛的原因是為一切有情,能夠得到永恒的安樂,解除一切痛苦。眾生的痛苦要斷除,必須對事物的實際認識,才能去除錯誤顛倒的執著。佛陀以慈悲心開導眾生,何者是實際情況,何者是事物的真正性質,讓眾生了知,斷除了顛倒執著。因為眾生根器不同,佛隨順眾生和希求而說。佛陀度眾有時亦顯現神通:以身所變化的神通,以語變化的神通,以意所變化神通三種。佛陀身可變億萬相度眾,但主要的以語業,滿足無量眾生的願望。以方便說眾生根器可分聲聞、緣覺、大乘三類;以見解(宗見)來說,可分為毗婆沙、經部、唯識、中觀。
  釋迦世尊說法,從歷上來看,主要是三轉法輪:第一次在鹿野苑轉四諦法輪,是整個佛法的基礎,非常重要的。第二次在靈鷲山轉無性法輪,是針對滅諦為使眾生徹底了知滅諦的性質,再次說明無自性的內涵,說了般若經,這是顯示而已。般若經分直接明顯的深義空性,以及間接暗示的整個道次第。無論是資量道、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、無學道,每個道次第的增長,必須具空性的智慧。慈尊所著現觀莊嚴論,最主要闡明般若經中未明顯的、間接暗示的涵義,即成佛之道。第三次在鹿母堂說的如來藏經,這是慈尊所著的相續本母最主要依據經典。相續本母最主要說明了解空性的意識的心法,假使好好串習它,善的方面熏習,它的功德可伸延到無限,內心的功德是水無止境的。對心法作整個詮釋,這同密教有密切關係。我們內心本是個唯明唯知的體性,如來藏經中也說到。龍樹菩薩的中觀理聚六論與般若經有關,法界贊與如來藏經有關。
  「如實觀見盡所知」。全部清楚的以現量觀見到,如所有性(勝義)及盡所有性(世俗)萬法。因為斷了所知障(佛的智功德),以現量見到一切法性。

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

  頂禮慈尊菩薩及文殊師利菩薩,頂禮本尊相,不是凡夫的肉身,是清淨光明的本尊之相,以這樣觀修頂禮。慈尊和文殊菩薩是代表方便及智慧,是二車軌的開派師。

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瞻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
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燃燈智

  頂禮龍樹菩薩,是深見(智慧)的開派師;無著菩薩是廣行(方便)的開派師。龍樹菩薩是佛陀涅槃後四百年誕生,無著菩薩是佛涅槃後九百年誕生;佛涅槃後龍樹菩薩未生之前,這四百年間是誰接了智慧之棒?有很多人疑惑;以共同的說法,繼承佛陀傳承有七尊阿羅漢,代代相傳。以不共的說法,佛陀涅槃之後,這二大車軌的傳承,個別傳予彌勒菩薩及文殊菩薩,再傳無著及龍樹。如以佛陀傳記來說,佛陀降生成為王子悉達多,最後在菩提伽耶成佛,未成佛前是菩薩。如以相續本母所說,佛陀在兜率天時已成佛,在無動搖的法身中,現起了報身、化身,此說是佛陀十二相示現(八相成道,加上習藝、成婚出游、苦行、坐菩提樹下)從兜率天一直到涅槃,不是一部份歸類於菩薩,一部份歸類於佛,原本已成佛。說法是佛的化身,化身由報身變化的,報身由法身的法性中現起,法身是由去除俱生原始清淨的污垢的清淨法身而來的。佛陀的四身:報身、化身、智慧法身、自性法身。
  一般人以歷史來看,似乎佛陀未說大乘經典;在龍樹菩薩時代,很多人就提大乘非佛說的疑問,為了反駁此說,龍樹菩薩曾在寶鬘論(實行王正論)中提到;而且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內也反駁此說。很多人在原始教典中未看到大乘的內涵,就否定的說:大乘非佛說。假使我們了知佛陀的四身功德,可知第二次轉法輪,是針對業清淨者說。佛陀說密續時,是現示比丘相,說無上瑜伽時,示現的是壇城本尊的相,為業非常清淨者說。佛陀可顯示壇城本尊的清淨相,為少數業清淨說法,涅槃之後當然也有這種相存在。要瞭解詳細的含意,首先要好好的學習佛陀四身的性質。
  宗大師是阿底峽尊者涅槃後三百年誕生,他在修行時,可以親眼見到尊者聽聞教授。這表示我們凡夫所見到,是極有限的,這種情形實無法解釋的。凡夫看到人死了之後,一切都不存在。別說宗大師,在這一代我所認識精進修習的朋友,確實見到奇異的清淨法相,例如本尊或釋迦世尊等。那我們又何必懷疑釋迦世尊與龍樹菩薩等之間的如何銜接呢?假使我們瞭解佛陀確有四身,即使佛陀在我們凡夫中示現涅槃,但他的智慧法身是水遠存在的,衹有與他有緣業清淨的眾生一定可以見到。阿底峽尊者誕生在孟加拉,在西藏的史料中記載,他坐了十八月的船到蘇門答臘,依止金洲大師,而得到修持菩提心廣行派的傳承。在佛教中研究空性的論師,稱為深見派;有些主要講求修行,講求戒律,稱為廣行派。當初的傳承是分開的,尊者得到二種傳承,融合一體。也就是阿底峽尊者之後,所傳承的都以深見與廣行教授的。阿底峽尊者弟子獲得傳承有三:一是依大論典研究學習的,稱迦當學論者。二是以修行為主的,稱為迦當修行者。三是針對一部論修學,稱為迦當口訣者。其實傳承是一致的,衹是學習的方法和精進的態度不同。這三種尊者傳給他的心子仲登巴,仲登巴後才行這三種傳承。迦當學論者的繼承者是博多瓦,再傳給霞若瓦;霞若瓦大師確是位不只學問淵博,而且很有成就;他把口訣傳給巴曹大譯師,就是第一次翻譯月稱的入中論,這部論非常深奧,內容很廣泛,巴曹譯後給霞若瓦大師看,他非常歡喜、讚歎,同時指點許多缺漏地方,當時根本未有藏文入中論,後來巴曹譯師核對梵文版,確有缺漏了重要地方,正如霞若瓦所說,因此巴曹對霞若瓦刻骨銘心,從心深處生起極大的信心及敬心。有次霞若瓦在講經,有人供養甘蔗等,他將甘蔗擲向空中說:把這些供養給巴曹大譯師。後來的學者非常讚歎這些大譯師,具有極大勇氣及成就,這不是輕易的文字上翻譯而巴。西藏許多專家學者,寫了很多論典及佛學的詮釋,非常豐富。宗大師曾在金鬘疏中讚歎的說:「印度大師未曾著作的論典,西藏人寫出來。」
  「敬禮持彼燃燈智」。燃燈智是阿底峽尊者,他的道炬論文字雖不多,但內涵非常廣,主要依據現觀莊嚴論所說:資糧道需五種條件,一、信心,是信三寶(皈依)、深信業果、信上師(依止善知識)。二、精進。三、思惟。四、止觀。五、智慧,是性空的道理,在道炬論最後部份。

遍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趨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
瞻部善巧盡頂嚴 遍眾稱美勝妙幢 龍猛無著二法流 菩提道次善傳承

  宗大敬禮迦當派三種傳承上師,他們的智慧如同佛的智慧眼,遍知一切,以方便的悲心為眾生開導。迦當派有位上師開玩笑地說:當我說道炬論時,所有經典都顫抖著,年老長者之心亦同。此表示他說得太好之意。宗大師所作菩提道次第論典,最主要是菩提道次第廣論,他在作此論時說:遍攝佛語扼要,以及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,尊者阿底峽道炬論的涵義,心意非常勇猛的寫,希望具善根者好好用功。
  無論是格魯、噶舉、寧瑪、薩迦,取名為菩提道次第廣論,或是菩提道次第等等,修持的內容都是一致的,依據印度大論典而來的;如寧瑪的有些口訣,主要依損噶瑪的顯教的基礎。

    六、正法殊勝

成滿群生希願語 教授伏藏如權王 無數經續彙歸流 吉祥教乘大海藏

  說到法的殊勝,菩提道次第的教授,依眾生的根器,滿足眾生所希求的心願。教授如同寶藏中的國王,無數顯密經典也含蓋在道次第中,吉祥的教授如同大海一樣,具有以下四種殊勝。

證知諸聖教無違 經典無餘為教授 易獲聖者深密意 劇愚惡崖獲救免

  瞭解菩提道次第,才知聖教無違。所有的經典都如口訣,應用於日常生活及修行上。
  聖教無違殊勝。讀大小乘經典,似是有些不同之處,如顯密經典也有些不同。因為眾生根器是無邊的,為了圓滿他們的根器,為了圓滿三士道相應的眾生,須有他們相應的法,才能圓滿他們的願,所以說法為眾生而說。縱然文字有些差別,但修行時並不衝突,而且是相輔相成的。假使我們瞭解整個三士道的次第,需要修行的內涵,瞭解文字雖不同,其實不相違。不知聖教無違,就有諍議。當初西藏有持律清淨的戒師們,輕視密教的瑜伽行者;學習密教的瑜伽行者,輕視持律清淨的戒師,互相輕蔑。
  瞭解聖教無違,進而瞭解經典無餘為教授的意義。一位上根者,他能瞭解整個佛法的架構,自然會應用佛所說的每句話,每種教授,不會想這個教授可用,那個不能用;不瞭解佛法的內含,可能認為那些無法用在修行上,如同世間知識,不能用之修學。
  易獲聖者深密意,了知佛所說的教授,都可以應用,自然見到這些教授能獲得功德,進而想努力學習,走上增上生和決定勝的道路時,從經驗體會到佛所說的一切最究竟的內涵,此時已產生了覺受。
  了知這點,就不會輕易謗法,不會說這法可以學,那法不能學。假使不瞭解深奧的經義,很易造謗法的業。藏系四派,每派用詞語雖不同,其主要內涵是一致的。當我們瞭解聖教無違,不會造謗法之罪。如大乘輕視小乘,小乘才說大乘非佛說;很明顯的,四聖諦、戒律、三十七道品,這是學佛者的基礎;有了這些,再加上波羅蜜多,有了六波羅蜜多的修持,才加上密乘的修行。依由基礎而增添修持,是合理圓滿的。

是以印藏善巧士 恒常信依勝教授 厥唯三士道次第 誰人心不踴躍喜

  印藏的大成就者,都恒常依止菩提道次第的教授而修行,那位聖者對此不喜歡呢?
  今天是第三天,時間分秒的飛逝,人生的轉變,都無法阻擋的。但如何應用時間,是操控在自己手中,把它用在好或壞的地方,我們有權力。時間一樣在走,人一樣是人,在時空內變化的人,同樣隨著時間變化中。有些人圓滿功德,有些人不能,其實皆由自己掌控,是否勇猛精進。淨化內心,改善思想,並非容易事。只知善心惡心二者的差別,是無法改善內心,要善巧的精進,才能獲得美好的成果,不懂精進方法,造成自己的痛苦。如同建築物動工之先要有設計圖,建築材料等諸多因緣才能完成。內心要得到美好的改變,讓自已圓滿功德,也要經由勇猛精進及審細的思惟,具眾多因緣,才能令內心建立圓滿果報,因此只瞭解一個方法或是道理是不夠的;必須知道更多方法,更多的道理,眾緣聚合之後,才能滿足我們的願望。藏傳佛教已譯經典一百多卷,龍樹無著菩薩等論典已譯的有二百多卷。假使我們修行時,閱讀這些經論,才能瞭解整個佛法,應用這些道理修行,會更堅固更圓滿。如果該學的大論典不學,尋求另一種修行方式,就不會如同前說堅固圓滿。

    七、知何講聽正法

一切經藏心精要 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說正法開勝德 該集義大正當思

  如何依此殊勝正法,作為聽聞及講授,是偈頌內容。
  說明講法者在傳法時,原有動機不能滲有名聞利養的污染,這是不清淨,唯有為利他的清淨動機而傳法。西藏的先賢說:傳法時不能像老年人咬食物,牙齒不好專挑易咬的,放棄硬的。同樣的傳法時只傳容易的,較難的不傳。第二不能像鳥鴉築巢,亂造一通。說法者法是說了,不知到底說些什*H沒有頭緒。第三句我不記得就不說了,也像老年人喫東西。傳法時,最好本身先要有證量,傳與證量相應的內容,才算最圓滿;如果沒有,上師至少要有點經驗,內在的經驗和感受,再其次至少對論典的內容要精通,如果毫無所知,是無法對他人傳授。下面講一個嚴肅故事。我認識一位喇嘛,是藏人住在德國,他參加一次法會,上師說了很多與大經典相違內容。事後他對傳法者說:你好像說了很多錯誤地方。傳法者回答:沒有關係,反正我衹要介紹佛法就可以!這點要特別小心。
  上師未登法座之前,必須注意的,先對法座禮拜,並非傳法者本身證量很高,把法座作得很高,讓人尊敬;是所傳的法是導師釋迦世尊的法雨甘露,非常珍貴,必須尊敬。當初佛說般若經時,親敷法座。(金剛經開頭。洗足已,敷座而坐)五百阿羅漢結集經時,各人把法衣摺疊成法座,再誦出佛說的法,為了對法的尊敬,才擺這個法座。佛說般若經時親敷法座,主要內涵是般若波羅密多,亦稱佛母,三乘之果必依般若波羅密多而獲得,空性的智慧如同三乘修行者之母。我傳法之前,向法座禮拜,再思惟傳承上師,從導師釋尊一直到根本上師,整個傳承上師,以尊敬心走上法座。尤其坐上法座之後,一聽別人的讚美,很易生起我慢心,這是很危險,所以上座前先思惟無常。仲登巴說:無論是否有人讚美,如有人讚美,不可把地位擺得比別人高,要把自己永遠擺得比人低。如寶鬘論云「願我成為地水火風,讓眾生享用吧!」我們努力行持,要為眾生服務,非是控制眾生。當我們如此思惟,自然避免了慢心生起,我覺得這點很重要。於聽聞者,應斷三種過失(不專注,如器倒覆,水難入內。邪執,如器不淨,雖入而為不淨所污染。忘念,如器漏,水不住內),才能聽聞清淨正法。我們聽法,要把佛法的內容,當成一面鏡子,所造三業在鏡中反射出來的影子,讓我們了知一切行為的對與錯,由有了鏡子時時可以照見自己,淨化自己內心。學佛時,我們的思想範圍愈廣大,懂得理由愈多,自然所生定解愈堅固,由定解所生覺受愈強烈,因此多聞是很重要的。但是要把聽聞的內容儘量運用在內心,否則很危險;多聞精通佛法,可是行為並未改變,變成無藥可救的人;因為不用以修心,所以佛法也不能調伏他,不要養成這種習慣。
  迦當派的上師說:我們把心和法溶成一體。假使覺得兩者中間,仍有一人間隔,那就不對了。西藏的善知識說:一個頑固的人,以法可使他調柔,但聽法不應用的人,即使佛陀現前為他說,也是枉然。好比酥油不會被酥油燒焦。所以上師本身要具有學問淵博,心地善良,戒律清淨等三條件;學者自身也要努力,讓自己圓滿這三種功德。講者聽者兩方面,都具有此圓滿的條件,在眾多因緣下,對雙方面生起證量有極大幫助。在講授和聽聞,兩者要共同迴向。
  教授方式有多種:學問一樣教導,根據許多經典解決學生的疑惑。以上師個人的經驗及覺受,讓弟子專心一意學習,直到證得與上師相同的覺受之後,再次為他教授更深奧的覺受及證量。從現觀莊嚴論等大論來看,就像前者的教導方式,運用很多經文為根據,斷除內心的疑惑。如菩提這次第廣論等的教授方式,是上師的覺受為弟子們說,是第二種教導方式。另有一種教導方式,上師不教很多,但所教的儘量讓弟子學習,生起相應的證量為止,再教更細微部份,更深的讓弟子自己學習,直到生起更高的證量,之後再繼續教。總之,必須把自己成為具有學問淵博的成就修行者。仲登巴上師曾說:上師本身需要具備的條件為,傳法時能溶合所有大論典無論是小乘、大乘、甚至密乘,運用大論典的文字表達懂了之後,而必須要個人的感受,內心所獲的證量為弟子說,此時必須要瞭解弟子的根器,善巧而說具有上述條件,才是圓滿的上師。

    八、依止善知識

一切經藏心精要 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說正法開勝德 該集義大最當思

  明所詮法之殊勝,道之根本親近善知識及修行之次第。

盡其遍被善福業 勝妙因緣總該源 示道上師專勤勇 意樂加行如實依
審知捨命亦莫捨 使教奉行師喜供 我恒如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

  宗大師說自己有如是精進學習,希望你們立志求脫者,也應該努力學習。
  第一、善知識具足的條件。知識,有善知識及惡知識,朋友亦有善友及惡友。以自己生起證量的次第,及未來整個的道次第,是各人要走的。獲得生起證量,要自己思惟。但開始要瞭解思惟的內涵,必須經由他人教導;對一位初學者,依止善知識是非常重要。善知識本身具備條件也很重要,我們所依止的大乘上師,大乘莊嚴論說十種條件:前三者是具戒定慧三學,四、知識比弟子豐富。五、有努力教導弟子的意樂。六、本身要博學,精通三藏。七、勝解無我。八、善巧教導。九、具悲愍心,不為名聞利養。十、無厭倦。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:自心未調伏,無法調伏他人。且不以調伏方法而為自己證量,方法必須與大論典所言相應。在依止大乘上師之前,好好觀察是否具有此等條件。假使想依善知識之前,先行觀察,就不會發生問題。在西藏許多人只對法的信心很強烈,不僅依止上師條件,只看他的弟子多不多,或是很會打手印,認為很有證量。當初阿底峽尊者入藏時,迎接的人穿上高貴的僧袍,很慎重排列歡迎,尊者從遠方看到說:西藏有這末多上師穿鬼袍,尊者逃跑,他們馬上換上三衣,尊者接受他們的歡迎。彌勒日巴是位深山修行者,苦行列為第一,是位大成就者,在修行時常有位笨教喇嘛找他麻煩。他說:彌日巴那末有名,原來他和乞丐無異。仲登巴應一寺院之請,在路上遇到一位出家人身體疲憊,他見大師是位在家人,且衣衫破舊,即將包袱鞋物讓他拿,二人走到寺院時,那位僧侶看到很多出家人排隊,而且走向仲登巴那兒去,他覺得奇怪,絕對不是為我吧!他問仲登巴為何排隊迎接我們?仲登巴說他們迎接我,我是仲登巴!他聽了拿回東西就跑。札貝珠仁波切是位大修行者,大菩薩,他非常善良,他不喜歡有很多施主及弟子的地方。有次在深山修行時,遇上一位年邁的老婆婆,看她可憐就去服侍,因為她行動不便,仁波切為她處理不淨物,剛好弟子來找仁波切,問老婆婆是否見到仁波切,老婆婆問他長相之後,不好意思地說為她丟棄不淨物。
  列舉這些故事,說明真正的大乘上師,不為自己名聞利養而做任何事,在深山像野獸一樣,永遠是那*迨Z、樸素。所以大乘善知識,須把後世比今世更重要,他人比自己更重要;如果今世比後世更重要,就不是修法者,因為是大乘者,要把他人看成比自己更重要。
  第二、弟子的條件有三:一、以正直心聽聞。這是很重要的,學習任何智識,如能以正直心學習,就不會滲雜自已的成見,可得圓滿。那末要遠離四種過患:(一)遠離貪心過患。為了名聞利養,學了這套道理,而現得很有名聲,可以受人尊敬供養;或好勝心而學,要比他人強。(二)遠離瞋心的過患。不喜歡或排斥他人學法。如有些人宗教信仰很頑固,他認為自己所信是最好的,即使有很多矛盾,仍覺得是最好的,堅持已見,排斥他人。(三)由畏懼產生的過患。例如為了逃避某些法律,以宗教作為掩護,就不會被懲罰,這是由畏懼而學法。(四)由愚癡無明造成的過患。糊裏糊塗去學法。二、具慧。抉擇善惡的智慧,善法可行,惡法應捨;戒經說過善知識本身有錯,應以婉言說明錯誤,有分別對錯的能力。有位西拉格西,是修行很好的大學者,他從莫措仁波切聽聞修心教授時,他忍不住馬上讚歎說得非常好,有點錯誤或偏差時,馬上呸!呸!這是抉擇善說惡說的能力。三、必須有心求學。如果弟子無心求學,衹是畫的火炬,不能除暗。自身不想學,是無法產生作用,不衹是聽聞瞭解而已,要精進學習,有抉擇的能力。獅子賢的論說:無著菩薩解釋般若經是中觀宗義的內涵,其弟世親菩薩是唯識論師,把般若經解釋成唯識宗義了。世親菩薩有四大弟子,精通般若的名解脫軍,把世親菩薩所寫的修飾過,成為中觀論義。釋量論作者法稱菩薩,初聽因明論時,瞭解上師所說的一切,而且非常精通,第二次聽聞因明時,他瞭解的與上師一樣;第三次聽因明時,懂得比上師多,甚至懷疑上師所解釋的,不是因明開派師陳那的究竟意趣,於是他反駁上師,寫了釋量論解釋陳那菩薩的量論。
  經說:「比丘或智者,當善觀我語,如鏈截磨金,信受非唯敬。」佛說比丘們,不要馬上相信我所說,要像鏈金一樣,觀察所說法義,再相信我所說的。許多大師確實經過觀察,非常相信佛說的法,甚至捨命護持佛法。同樣佛說的法,有能力分別了義及不了義。
  第三、如何依止上師之理。這可從依止善知識的利益作思惟,依止具條件上師之後,他以自己覺受、證量,為我們示導,如同開啟智慧之門之鑰,打開智慧之眼,讓我們走他曾經走過的路,這是依止的利益。
  依止善知識的方式有二:一、加行依止。二、意樂依止。此二以意樂依止為重要,對上師的信心敬心依止。菩提道次第廣論視師如佛的教授,引用密乘的經文中,可能有人疑感在下士道何以引用密乘經文?我須作解釋。下士道主要為得到增上生,中士道得到個人的解脫;下士中士都是讓我們成辦增上生決定勝的圓滿方法,但是有個「共」字,現在所修下中士道,主要是為成就大乘果位,是大乘道的基礎,所以加一個「共」字。如果衹是下中士道的精神成辦增上生決定勝,衹要講「三十七道品;但是在中士道之後,馬上教授菩提心的修持。大乘最殊勝的金剛乘,金剛乘最殊勝是無上瑜伽,其根本來自視師如佛的功德,要把上師視為佛而作依止。宗大師著廣論,主要是要成辦密乘果位,所以引用密乘經典,我的看法是如此。衹是修學下士道,不一定要視師如佛。我們以清淨意樂,淨化對上師的敬心及信心,要生起敬心及信心,在加行時可以禮拜、供養,但最主要是依教奉行,最殊勝的供養,就是如此。對上師生起極大的敬信心,讓我們學習獲得清淨果位。彌勒日巴尊者真正做到這點,他做了不可思議的供養上師,是他心續最圓滿的功德,最圓滿的果位。密續中強調依止上師瑜伽時,衹要好好相信上師,就可以獲得果位。
  在密乘經典中說:唯有觀修,不必擔心不會解脫,唯有信心,不用擔心不會獲得果位。宗大師非常仔細的解釋「唯有」兩個字,不是除了這個不需其他的,那末除了依賴上師外,不要其他的修行可成就果位,無上密也不用修氣脈明點等等,所以「唯有」不是表示其他不用學了,而是說無論修學任何無上密法門,都必須對上師信心才能獲得。尤其密乘經典說三根本:功德根本來自於上師,加持根本來自於本尊,事業成就根本來自於空行。所以很多人對此有所誤會,認為衹要對上師有信心就好了,其實不是那*瘥穠滿C上師瑜伽並不簡單,要經由不同角度,很多的道理觀察和學習,當我們了知上師瑜伽的內涵,就不造成許多上師和弟子之間的問題了。

    九、修心次第

    三士差別

暇身勝愈如意珠 遭逢難得唯今朝 難得易失如空電 此義觀思盡塵勞

  暇滿人身,能成辦大義利;暇滿人身難得易失,也說到無常。了知暇滿之義,及既得暇身應如何修行。學法時要有心力,心力由思惟暇滿而提陞。思惟暇滿分三:一、暇滿難得.二、暇滿義大。三、暇滿易失。我們修行的目的,暫時的增上生,以及究竟的決定勝,決定勝分為個人的解脫,及究竟的解脫,佛果位。第一經由思惟業果,讓我們斷除十惡業,由十善業成辦增上生道;第二由於對三藏的認識和學習,讓我們走上解脫之道,獲得解脫,是第一種的決定勝;第三經菩提心的觀修、學習,行六度萬行的菩薩行,由菩薩行而成辦佛果位。我們有三條道路,須遮擋的對象有三種:一、煩惱所造成惡劣的行為,如十惡業,身三語四意三。二、煩惱本身。三、煩惱遺留下的惡習氣,惡的串習,所知障。學習六度萬行來淨除惡串習,可以成就一切遍智。第三條道路,稱為上土道。第二條道路所追求的果位是個人解脫,主要的障礙是煩惱,去除煩惱的道路,稱為中士道。第一條道路是增上生,主要的障礙是十惡業,淨除十惡業的修行,稱為下士道。所遮有三,所求果位有三,走的道路有三,自然形成三士道。

(道炬論)
由下中及上 應知有三士 當書彼性相 各各之差別

  有三種的道路,各別不同的果位,性質不同,殊勝不同。由下中上三種果位,三種士夫所走的道路,稱為三士道,由此可知各各的差別。

若以何方便 唯於生死樂 但求自利益 知為下士夫

  下士道追求的果位,是後世人天的安樂。由思惟業果及深信業果,儘量避免造作惡因,行持善因而感得人天果報。因果有很多不同的層面,有淺有深。更有深細的業果,無法由肉眼見到,無法以正理抉擇的。那末我們要如何相信這些深細的業果呢?這和皈依有關,所以在下士道加皈依的理由。佛說法分現前分、粗分隱蔽分、細分隱蔽分三種。有些法是肉眼可見到(現前分),有些法是由思惟理由可決定的(粗分隱蔽分),有些是無法用肉眼見到,無法以正理思惟而決定,稱為細分隱蔽分。要如何了知呢?是由佛的開示,證明隱蔽分的存在。我們要相信佛所說的話,這與皈依有密切關係;首先須知佛是實語者,真語者,是不欺誑眾生。而且佛所說的法都是證量,沒有任何錯誤。因為佛說一切法,都為解除眾生痛苦。眾生痛苦分三種:三惡道的痛苦,輪迴的痛苦,所知障造成無法瞭解一切法的障礙。所以,佛陀為使眾生去除這三種障礙,說了很多法,先說解除輪迴痛苦的法輪,及很多成辦解脫的法門,在四諦講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等性質,細微的無常是肉眼見不到的,但仔細思惟了知每一剎那都在轉變。經佛說出性空的道理,可以了知「我」確實惟名所取而安立的假相而已,並非我們所執著的那*滲u實。由四諦法輪,可知痛苦來自內心,內心痛苦來自煩惱;雖然我們從經驗可體會這些煩惱,但不知煩惱的根源,佛在諦法輪中說,真實執著是煩惱的根源。經由這樣反覆思惟和自己經驗,會體認到佛陀確實瞭解我們未曾想到的東西,未曾思惟過深奧的道理。現在知道解脫是可以成辦的,輪迥是可以離開的。佛陀說這些粗分的隱蔽分,沒有一點欺誑的,更何況肉眼看不到的細微的隱蔽分呢!佛陀一一點醒了。更深奧的道理,佛陀無所不知,也不會欺瞞我們。佛說業果的經典,不會有任何欺誑。因此思惟業果和皈依,有很密切的關係。

    下士道修心

  思量細微的業果,先要生起皈依的量。皈依分三種:上士道皈依的心量,不衹是為自己,而要為一切有情離苦得樂,急迫的想成就一切遍智,使有情獲得解脫,成就一切遍智的障礙是所知障,畏懼所知障的障礙,相信三寶能淨化內心的所知障。以此信心生起大乘不共的皈依之量。中士道目標為個人解脫,畏懼輪迴的痛苦,相信三寶能使他得到解脫,以此畏懼及信心皈依三寶,希求早日得到解脫。下士道所追求是後世人天的安樂,畏懼三惡道的痛苦,相信三寶能使他避免墮落三惡道。以此畏懼及信心皈依三寶,能得後世人天的安樂。畏懼三惡道痛苦,如何生起畏懼之量是問題。人身難得易壞,生命在呼吸間,死後隨業漂流,而今世所造大部分是惡業,可知所感的果;造作較重且多的黑業,感得三惡道痛苦的危險性較大。人何時死不知道,但一定會死,誰也無法救。要思惟死無常,生起對三惡道極大畏懼心,這種心使我們生起極大的皈依之量。皈依之後必須遵守皈依學處,是避免十惡業道。此說「若以何方便」,這「方便」即無常的思惟,對三惡道的畏懼心,皈依的學處等。「唯於生死樂」,唯於人天的安樂,人天道畢竟仍在生死輪迴中。「但求自利益」,為了自己得到後世人天的安樂。「知為下士夫」,這是下士道修行者,

    止修及觀修

  前幾天說過,要改善或淨化內心,就是靠修行;修行是反覆串習的意思。我們被自心控制,心被煩惱控制,雖想離苦得樂,但所獲結果是相反,痛苦多快樂少,所以反覆的串習,有辦法控制內心,自主的運用內心。心不受煩惱控制時,才是修行所要達的目的。內心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情緒,一切皆由內心的串習所造成,平常如有個善的習慣,自然處於善的狀態。例如一位初學佛者,剛開始時不要說內心覺受的生起很難,連瞭解佛理都覺得很艱苦,會覺得佛法那*`奧,那*x難。但是經過不斷的學習,長期的修習之後,衹要一想到佛法的內涵,會馬上生起覺受,這完全靠反覆串習的力量。可知內心的改變是由串習而得到。
  以生起證量而言,由凡夫到聖者,在修行的過程中,可以顯明的了知內心的改變。以一位初學者,對一切誤認完全真實有,或無常法認為常法等。經過佛法熏陶之後,慢慢觀察常或無常,產生疑感也可分三階段:剛開始對認為無常的部分,產生偏向於常,但不如前的肯定,再次觀察可能是無常;無常的理由較多,常的理由較少,可能是無常,但無法肯定。經過慢慢的觀察,才生起對無常的瞭解,這還不是證量;但他知道無常是有理由,卻無法通達。再反覆思惟,生起定解,會覺得一定是無常,除此之外沒有理由安立常法,這時才稱為證量。我們內心的改變,是不斷的慢慢走上去,這種增上是靠串習及觀察的力量,使我們內心獲得改變。
  獲得證量之後,再反覆觀修所要瞭解的所緣境,一次又一次的觀修,首先是一種比量;比量是以理由證明的。經再次觀修之後,可以親眼見到與事物一樣,這時比量變成現量,可現證一切法的究竟性質,不論是無常或性空。因此,比量成為現量,也是靠串習的力量變成現量的。
  以上學的次第,首先聽聞,不只聽聞而要反覆思惟,覺得不衹是佛陀這*﹛A而且是正理可以安立的,產生極大的決定,假使我好好觀修,應該可得證量。我們先有希求心時,是思所生慧,觀修之後是修所生慧;修所生慧有二:一是蓄意的,一是自然成就的。蓄意非自然,當我們想內心產生極大覺受,衹是想,覺受無法生起。自然成就,是每次想,均能生起極大的覺受,叫做任運而生。
  對佛的信心,首先思惟三寶的功德;經反覆思惟之後,覺得我們沒有佛的功德,因而對佛功德生起極大信心,從心深處生起恭敬心。由思惟產生的信心有二:一是止修。一是觀修。這是由觀修的力量,對佛生起信心,當生起極強烈的信心時,應該讓這種感受持續,在保持這種強烈的覺受當下,安住在這種感受,專注一心緣這種感受持續下去,稱為止修。在止修覺受的力量漸漸衰退時,再次思惟三寶功德和慈悲等一切圓滿;當生起極強烈的信心時,再以止修持續那原有的感覺,這是止觀雙運的方法。觀慈悲心、觀信心、觀無常、觀空性時,以同樣的方法,把心轉變安住所緣境,不是把心刻意變成無常空性等。
是思惟無常或性空的性質,經過反覆思惟和觀察之後,當心生定解,有把握定之後,把心安住在緣無常或緣空性的止修。當內心開始散亂,無法如原有的堅固安住在所緣境時,再次觀察和思惟所緣的性質。這樣反覆以止觀雙修的方式來修學。所以修有二種:一是把心變成所修的對象,如信心和慈心的觀法。一是以心緣境的觀法。通常我們每天也在止修和觀修—衹是不同的所緣而已。如生起貪心時,儘量思惟觀察倒底怎樣的好的特徵,或如何美麗,儘量找好的理由,所以對某些人、事物,貪心一直增長中,這是刻意的觀察所緣對象好的部分的緣故。當我們產生貪心之後,讓自己沈迷於貪的感覺,這就是止修羅!所以說我們平常也有止修觀修,衹是對象不同而已!同樣瞋心也是如此,對一個人生起極大瞋心時,想盡辦法找出他的缺點,也是一種觀察,想盡辦法去傷害他。因此我們平常也在修止觀,要把止觀對象轉換善的所緣。我們修行的原因是要快樂,所以儘量讓我們未串習、未調伏的心,串習於善所緣境。在止修觀修時,淨罪積資非常重要的。比如同樣的老師,以同樣的時間,教導同樣的學生;學生以同樣的時間,同樣的精進學習,但所獲成果並不相同。這是很多因緣及夙生習氣有關,這是一點。第二與他個人的罪障輕重有關。第三是邪命,由世間八法接受他供物,這會造極大罪障。因為種種因緣,有的觀修所獲成就較高,有的毫無辦法,所以淨罪積資是非常重要的。我認識一些深山閉關的修行者,因為淨除了很多罪障,但當他們受到他人供養,內心有點不清淨,根據他們經驗,收了供養幾天之後,無法生起如前清淨的感受。我們每天喫別人東西,所以都不知道了。淨罪積資非常重要,同時以心反覆串習善法,這種串習是靠止修觀修。淨罪、積資、止修觀修三者並行,修才能有所成就,最重要是止修觀修。
在修的過程中分正修未修,正修時以止修和觀修相互運用,讓心維持在善念中。未修時儘量做淨罪積資,如禮拜、供養、億念三寶功德等。在正修時,從一個修菩提心或修慈心的修行者來說,為使內心恒續在所緣境,必須反覆的依正念正知,觀察內心現前所處的狀態。在未修時也必須依正念正知,觀察心是否同正修所緣一致,二者是不可分開的。在未修時,以無上瑜伽來說,分恰悟瑜伽,飲食知量,把我們的心日夜處於善法中。在未修時段,儘量讓自己的心與正修時相應,倘若能兼顧二者時段,未修的淨罪積資,可幫助正修時的修行!正修可以加強未修時段的善心,二者是相輔相成的。我們如此反覆串習,自然夜夢都是吉祥的。甚至夢中也可憶念,如何正修如何觀修,夢境有關慈心悲心,醒來也會受到影響,對內心很有幫助。一個初學者正修時間應該短,次數多。

    念死無常

  至於止修觀修的對象,有很多種,但現在主要是講述無常。可能有人覺得一定會死,為何要念死無常呢?念死無常的用意,是讓我們不要浪費珍貴的人身;因為由人的智慧可以成辦今世的安樂,後世的安樂,永恒最究竟的安樂。假使不好好運用人的智慧,就會虛耗了人身。所以念死無常,讓我們珍惜每一時刻,每天、每月、每年,不讓它白費,才能不枉費暇滿人身的大義利。反覆思惟念死無常,對自己有極大義利。佛陀初轉四諦法輪時,第一是無常,苦、空、無我,所指的是最細微的無常,但必須經由對粗分無常的性質的認識,才間接了知細微的無常性質,粗無常就是念死。佛陀初轉法輪講無常,而快涅槃時也講無常。

(攝頌)
堪破猶如盧糠皮 日夜無間取心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

  說明無常。

    皈依及業果

歿墮三塗終難定 救畏信必唯三寶 當行皈依極堅住 勿會學處衰減損

  說明業果。佛說:重業先報,人死後世到那裏,由業決定。假使黑業與白業同樣,則看今生的善業行的多,或是惡業行的多,決定去向。或以前所造業未感果剩餘的第一個黑業或白業,來做決定。假使臨終後隨黑業感果,即墮入三惡道受苦。
  「救畏信必唯三寶」,是皈依之意。皈依的因有二:一是畏懼三惡道。一是對三寶的信心。畏三惡道或輪迴的痛苦,尋求依靠救護,投靠安全的地方,可以救我們的就是三寶。相信三寶具有這種能力,首先必須認識三寶的功德。前面說過對三寶的認識,先瞭解法寶的功德,才能瞭解三寶的功德,進而瞭解佛寶的功德。畏懼分多種:沒有任何理由,因妄念而生的恐懼感,這不用觀修,不用思惟,因為沒有理由。這是第一種畏懼心,是不需要的。第二種畏懼心態,是無法避免的,思惟這種畏懼,衹有讓我們苦上加苦。因為無法解脫,這畏懼不要刻意思惟。但有一種畏懼的感覺,必須去思惟;畏懼假使可以挽救,
經由思惟畏懼的感受,自然會尋找解脫方法,來策勵我們尋求解脫痛苦之道,這是我們需要的。
  「當行皈依極堅住」,為了生起極為堅固的皈依,對於法寶的認識極為重要的,如果要透徹了知法寶性質,則不離空性;對空性沒有領悟,則無法生起極堅固的皈依,也就是真正皈依之量,來自對空性的領悟。經過如是思惟,認識法寶,進而認識佛寶和僧寶。完全肯定三寶是真正皈處,則成為佛教徒了;內心動搖疑惑,三寶是否有能力救我們,就不是佛教徒了。
  「勿令學處衰減損」,如果皈依量極為堅固,就要遵守皈依學處。

黑白業果善巧思 堅決如理修取捨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

  這就是皈依學處,遵行十善業,斷除十惡業。因為由動機而造作的行為,產生二種不同性質的果,分為善惡二種業;想要快樂,取名為善業,痛苦的,取名為惡業。由動機不同,所以產生不同的感受。業分身口意三業,身業口業來自意業,意業為身口業的根源。造業時是由意樂加行,業又分白業黑業雜染業三種。
  因果不斷在變化中,由於我們造作很多好與壞的行為;這個行為與動機有關,行為本身是果,也是因,它影響後果的產生,這種特殊因果與動機有關,所以稱為業。業本身是因,而我們不以種子或桌為業,因為它與動機無關。我們身語的行為是直接與動機有關,故稱為業。造業時有對象、意樂、加行、究竟,由此四層次來決定業是否�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又諭 的頭像
    又諭

    又諭

    又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